接地气,所以有朝气——东北大学推动“知行合一”让劳动精神落地生根

作者: 时间:2020-05-11 点击数:

2020-05-11  来源:《中国教育报》

用锤子敲口罩鼻夹3000次、给2000个口罩加装呼吸阀、近4000个口罩一一装袋……疫情初起,东北大学本科生许铮豪便开始在家乡江苏张家港一家口罩厂做志愿者,加班生产医用N95口罩。

长期以来,东北大学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一环,在思政课中融入劳模文化研究成果,在日常思政教育中开展“爱劳美校”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发挥优势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让劳动精神开枝散叶、落地生根。

劳模文化研究成果进课堂

1923年成立时东北大学就建有校办工厂。如今,学校仍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5%。“知行合一”的光荣传统,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毛主席的好工人”、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党的十九大代表、沈鼓集团副总工程师姜妍,“雷锋传人”郭明义……2017年,东北大学建立起一支由全国、省、市劳模组成的特聘教授队伍。特聘教授走进思政课堂,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需求定制劳模授课各种模块,实现菜单式、个性化授课。学校还依托“一五一十”思政文化育人一体化平台建设项目,组织开展“名家讲坛”“领导干部上讲台——国企公开课”等讲座报告。

“在课堂教学中,东北大学着力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讲劳模’‘劳模讲’的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在学理层面深度研究和阐释新时代劳模精神,同时聘请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进课堂讲劳动、劳动模范、劳模精神,让受教育者对劳动、劳模、劳模精神产生敬意。”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鹏颖说。

东北大学信息学馆308室是以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化光教授的名字命名成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经常有博士生聚在这里进行“头脑风暴”。

工作室以张化光所在的电气自动化研究所为依托,在张化光的带领下,凝练出“培养层次更高、数量更多的科技人才,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出好成果”的“两更三出”奋斗目标。近年来,全体成员专注于智能控制这一高精尖的前沿领域,共实施了30余个创新项目,在高精度泄漏检测定位技术和面向节能的复杂配电网监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劳模的实干精神擦亮了工作室“创新”的名片。

学生在劳动中感悟幸福淬炼成长

近年来,东北大学一直将劳动精神融入班集体建设和日常学习生活,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以美化校区环境为己任的校园风尚,培育“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校园文化。

该校浑南校区有一片远期规划用地,去年初秋时节,74亩大豆大获丰收。学校划出一片区域组织学生采摘,一时间,大学生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欢声笑语、挥汗如雨。采摘的豆子被送到食堂加工成豆浆、豆腐,在各校区食堂免费供应,让学生们体验劳动的幸福。

这是东北大学“爱劳美校”活动的生动实践。学校巧妙利用这块暂未开发的土地,给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绿色生态的机会,让他们在劳动中体会收获的不易。

采收大豆只是劳动教育的一个环节。活动包括“启动仪式:播种希望”“中期养护:浇灌茁壮”“总结收获:采撷硕果”3个篇章,来自两校区的百余名学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亲身体验大豆栽种的过程,亲身经历田地整理、灌溉捡苗、采收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喜悦。

接地气,所以有朝气。学生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中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学生才能理解“人间万事出艰辛”“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劳动精神

在学生个体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嵌入更多的社会实践,在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助力他们更好地认识国情,扎根大地,涵养不畏艰辛、崇尚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

2017年起,实践育人正式纳入东北大学教学计划,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和“大学生志愿服务”两门课。2019年,学校又出台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设置了8个实践学分。坚持暑期、日常、寒假、专项、海外社会实践“五位一体”,连续19年开展“理论之光”“三下乡”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年均组织重点社会实践团队700余支,覆盖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一届又一届学生在红色故地上受教育,在踏实劳动中长才干,在服务社会中作贡献。

目前,东北大学已构建起涵盖扶贫助困、社区服务、阳光助残、校园义工、城市建设等十大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体系,年均开展活动1300余期,参与人次1.5万。

劳动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必修课。东北大学正在把劳动从课堂上的价值召唤,转变为砥砺学生成长的广阔天地。(本报记者 刘玉 通讯员 王钰慧)

 

 

版权所有 : 绥化学院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