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子规划

作者: 时间:2020-05-11 点击数:

     

      序言

绥化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是学校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着力增强学校竞争力与影响力,进一步加快学校转型发展步伐,建设应用型大学的战略蓝图和行动纲领。

本规划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有关部署,以《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为指导,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立足绥化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迅速,通过了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获得国家残疾人高等教育项目及本科单独招生考试权,举行了六十周年校庆,获评全国文明单位。推动转型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改善了办学设施条件,提高了职工福利待遇,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实现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1.应用型大学框架基本建立。明确了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出台了《绥化学院深化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试行)》,加强了转型发展顶层设计。新建12个应用型本科专业,继续对原有师范专业进行调整、改造,专业数量达到40个。获评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目前有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实现了万人大学的办学目标,在校生人数稳定在11000人左右。

2.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不断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网络与新媒体、学前教育等专业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起到较好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倡导“动”式教学理念,推行“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教学,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加强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实践指导费用从每年2万元增加到50万元。学生在“挑战杯”“毕昇杯”电子大赛、东三省数学建模大赛等全国性重大比赛中获奖50余项,获省厅级专业学术竞赛奖120余项。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80%左右。

3.科研实力与水平得到提升。“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成果数量质量显著提高,实现了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获批国家自然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3项、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特殊教育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建设校级重点学科3个、市学科专业梯队3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特色基地1个、工程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2个。承担地市级以上项目457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95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83篇,比“十一五”期间提高7.3%,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469篇(含SCI、EI、CPCI收录论文26篇),比“十一五”期间提高46.1%。出版学术著作56 部。获各类授权专利179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获地市级以上科研奖171项,其中省(部)级奖37项。积极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成功主办了黑龙江省特殊教育论坛、全国聋人大学生汉语教学研讨会、全国聋人高等教育教学研讨会等国家级省级研讨会5次。加强科研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年均科研经费预算350余万元。校社科联被命名为“黑龙江省高校先进社科联”,学校被命名为“黑龙江省科学与艺术研究示范单位”。

4.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学校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服务年”活动,出台了《“社会服务工程”实施办法》,全面推进社会服务工作。与绥化市委、市政府合作建设了食品与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与绥棱、望奎、兰西等周边县市签订了校县共建协议,校地合作建设项目成果丰硕。大力扶植面向地方的科研项目,“十二五”期间面向地方的科研立项216项,占校级立项总数的48.2%。积极搭建服务地方平台,建立了食用菌研究所、陶艺实训基地、剪纸艺术工作室,引进专家、培育特色成果,为带动地方食用菌栽培产业化、保护传承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贡献力量。扎实开展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共派出支教学生800余人,援助绥化周边及嫩江、铁力等地区中小学263所。利用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省科普教育基地、校社科联、市工艺美术培训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开展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陶艺馆、食用菌研究所被评为省科普教育基地,学校连年被绥化市评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

5.特殊教育事业取得突破。“特殊教育学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十二五”期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中期评估。依托特殊教育学科优势,学校先后获批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残疾人本科高等教育的单独招生考试权,在校听障学生66人,打造了学校新的办学增长点,填补了省内特殊教育事业的空白。学校获批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基地,成为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残联列为“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残疾人大学之一,获批2.4万平方米特教综合楼项目,为特殊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6.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专任教师79名,非教学系列转为教师10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83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4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35人,享受政府特贴专家3人,外籍教师10人,认定“双师型”教师49人。开展了岗位设置改革,并实施了首轮聘任,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

7.办学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新征地26493平方米,学校占地总面积达到39.87万平方米。新建了体育馆、特教综合楼和学生公寓,学校建筑面积达到22.5万平方米。供热、供水加入市政管网,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加强了应用型专业实验室建设,重点建设了电气工程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财务管理实训中心、媒体实训基地、大学外语实验室和食品检测实验室,同时完善了基础实验和电工电子两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校实验室总数达到23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7336万元。图书馆藏书924752册,开通中国知网数据库、超星数据库、九星报纸阅读系统、中科、维普等数字信息资源30余种。

8.和谐校园建设成果丰硕。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争先创优”“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了党的建设。制定了《绥化学院章程》,健全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系。加强对师生员工的法律法规教育,依法治校能力水平、教职工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大力加强对青年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师生员工中倡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和改善学风、教风和校风,初步形成了以“五个关爱”为特色的校园文化。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扎实开展导师进宿舍和班主任工作,完善了学生奖助贷补勤的助学体系,加强了心理咨询中心的标准化建设,改善了餐饮、公寓服务管理水平,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实施了新的津贴分配方案,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学校再次荣获了“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状,成为“全国文明单位

(二)存在不足

“十二五”期间学校改革与发展成就显著,但是学校升本时间短、基础弱、底子薄,与老牌本科学校相比,与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目标要求相比,学校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师资队伍建设进展缓慢,不能满足学校转型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师资队伍在数量上存在三个不足:一是教师队伍总量严重不足,专任教师数量483人,按照目前11300名在校生和生师比18∶1的评估合格标准,师资缺口145人;二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绝大多数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和应用技能,“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无法满足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三是高水平人才数量不足,主要是缺学科、专业带头人,缺少能够引领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会带团队的领军人才。另一方面,师资队伍在结构上存在三个不合理:一是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不合理,专任教师正高级30人,远远低于20%的高级职称比例。二是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超过50%,培养提高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师资队伍的专业分布结构不合理,各专业生师比差别巨大,结构性缺编、超编,严重影响学科专业建设。

2.应用型大学的特征还不明显,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不高,缺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支持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没有把培养目标较好的与行业、企业结合,没有结合行业、企业特点科学设计专业课程与实践环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欠缺。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比较传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水平不高,在创新创业方面措施不多推进较慢,学风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

3.学校管理水平还不高,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有待建立健全。学校管理理念还不够先进,依法治校意识不强,习惯于一事一议;目标管理意识不强,习惯于被动工作;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因循守旧;岗位责任意识不强,推诿扯皮情况严重。科学的规章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在规章制度制定的延续性、内容的科学性、执行的严肃性方面都存在问题。干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干部职级、教师职称能上能下的机制没有建立,鼓励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氛围尚未完全形成。教学、科研绩效评价导向及办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二级单位的考评机制改革有待深化。学校资产管理制度需要改进,后勤服务体系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4.学校办学条件还不达标,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校园占地面积不足,按照生均占地54平方米的评估标准,缺口近2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不足,按照生均24平方米标准缺口4万多平方米,教室结构不合理房间数不够,实验用房明显不足,学生宿舍达不到生均6人标准。很多旧楼存在漏雨、保暖性差问题,急需维修改造。图书馆书籍陈旧,按照生均100册的评估标准,缺口约17万册。实验仪器设备建设借助中央支持地方资金和高教强省资金取得明显进展,但距离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三)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经济发展的态势、高等教育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动向都将进一步影响学校的发展。

1.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常态。“十三五”时期的重要特征就是经济新常态,即: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在中高速增长条件下,政府财政收入增速减缓,推动教育投融资体制改革,必然要求高等学校提高教育的价值创造能力;在中高速发展条件下,制造业转型升级、高端服务业发展加快、就业结构调整,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社会服务面向等方面进行调整。面向新的历史时期,只有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回应中国制造2025规划、工业4.0、“一带一路”建设、老龄化社会等热点,才能顺势而为,实现学校的科学规划、持续发展。

2.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变革。“十三五”时期,学校面临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和招生考试改革两项大变革、大挑战。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高校扩招进入到转型发展的4.0时代,传统的研究型、教学型分类已经被学术型、应用型(技术型)分类所取代。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十三五”时期正是我们把转型发展从国家意志转变为学校自省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积极探索,把社会需求上升为培养目标,把职业技能纳入课程标准,把教学过程对接为实践应用,把理论研究转向为技术创造,把闭门造车转变为开放合作,通过转型发展,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十三五”期间也是招生考试制度实现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生源出现拐点,高校自主招生范围扩大,高中文理分科取消。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通过调整专业结构、提高育人质量、打造办学特色和构建招生模式等积极应对,才能在高等教育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网络科技发展的新机遇。当前国家正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日益深刻,所引发的高等教育变革为后发展高校提供了赶超的历史性机遇。共享网络课程、移动互联网技术、3D技术等现代技术将在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我们要牢牢把握网络科技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和移动互联技术影响促进高等教育深刻变革的历史机遇期,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和理念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围绕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以深化学校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建设内涵充实、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载物、经世致用”的校训,发扬“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办学精神,优化资源配置,稳定学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凝练办学特色,提升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办学定位

1.总体定位: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

2.类别定位:多科性。

3.类型定位:应用型。

4.办学层次定位:立足本科教育,积极准备开展研究生教育。

5.办学形式定位:以学历教育为主体,兼顾非学历教育。

6.学科专业定位:对接产业、集群发展、塑造品牌。

7.人才培养定位:厚基础、强应用、养德性、善创新、高素质。

8.服务面向定位:立足绥化,服务龙江,面向全国。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完成从传统教学型向特色应用型的内涵转变,建成内涵充实、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达到全省本科学校中游水平。

2.重点目标。确保完成三项重大任务、争取实现四个较大突破:

确保完成三项重大任务:

一是确保完成深化学校转型发展任务。坚持以“内涵提升、创新引领”为核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支撑,以培养上手快、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深化学校转型发展。

二是确保完成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任务。按照2018年准备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突出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教学中心地位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支撑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户的满意度,通过评建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三是确保完成特殊教育特色提升任务。提升特殊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省级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建设。提升残疾人高等教育水平,扩大招生数量,提高生源质量,增加招生专业;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培育办学特色。  

争取实现四个较大突破:

一是争取实现专业硕士授予权的突破。研究国家政策并积极准备,实施“学科建设工程”,争取在特殊教育与残疾人高等教育、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工程等学科,实现专业硕士授予权的突破或奠定厚实基础,为提升办学层次或有机会更名准备条件。

二是争取实现国际办学的突破。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加大与俄罗斯高校合作,参与留学龙江计划,争取招收留学生资质,开展互派留学生,实现学校国际合作办学的新突破。

三是争取实现科技产业园建设的突破。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洪流,建设科技园区,引导学校食品、制药、计算机、黑陶、剪纸、食用菌等相关项目入驻,鼓励更多师生带成果入园,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四是争取实现开放共享的突破。贯彻开放式办学理念,加大与域内教育资源的共建力度,实现大型实质合作项目的突破,共享师资、设备、校舍等资源,破解学校发展瓶颈问题。

3.具体指标。实现如下基本指标:

学生规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1000人左右。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十三五”期间互派留学生人数超过300人。大力开展特殊高等教育,到2020年听障大学生数量超过200人。面向绥化区域广泛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到2020年各类继续教育学生规模达到1000人。

学科专业。丰富特殊教育及残疾人高等教育相关专业,审慎论证并适当增设新专业,争取招生专业达到40个左右,形成支撑万人大学规模的优化专业链、专业群。大力加强学科建设,集中精力建设6-8个优势学科,争取专业硕士授予权,实现办学层次的提升。

科学研究。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实现地市级以上科研立项600项,争取国家级、国家部委或省级重点重大项目的突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00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500篇(含SCI、EI、CPCI收录论文)。获地市级以上科研奖180项。签订横向科研项目合同10项以上,其中50%以上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校企共建2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高水平研究所5个以上。

师资队伍。2020年,专任教师数量达到600人左右,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2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到80%;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达到20%,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达到45%;“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30%。

办学条件。推动预留地征地,积极引进社会资源,深入开展合作共建,扩大办学空间。论证建设新的教学实验楼,改建或新建学生公寓,增加校舍面积4万平方米。新增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万元,馆藏图书达到110万册。

(四)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1.以创新发展理念激发办学活力。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更新发展理念,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促进学校转型。要创新内部激励机制,不断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充分激发师生员工积极性。要创新教育内容方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掀起一场“课堂革命”,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要创新社会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强化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2.以协调发展理念推动结构优化。要优化学校人才队伍结构、专业结构、资源配置,做到质量、规范、结构、效益协调同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教学、科研、管理协调同步,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突出工作的全局性,建立部门间、部门与院系间互动、共动、联动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整合力量,发挥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优势,形成关联度高、互为支撑、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群,走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

3.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要切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规律办学、按规律育人。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师生绿色观念,反对奢侈浪费,崇尚勤俭节约,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要建设绿色文明校园,以朴实、安全、适用为基本原则,杜绝奢华与浪费,营造浓郁人文环境,积淀深厚文化底蕴,提升办学品质,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

4.以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合作交流。要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学校开放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深化校地、校企、校校开放与合作,加大与绥化域内教育资源的共建力度,利用域内资源补我条件短板;加大与省内外高校和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互动,把其它大学好的理念和经验转化为我们的做法和动力。积极引进国际教育教学资源,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要扩大学生出境(国)留学的规模和层次,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发挥自身优势,举办留学生教育,吸纳国际学生,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5.以共享发展理念促进民生改善。要把学校事业发展同维护和实现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把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拓展教职工成长空间和提高教职工生活水平上,体现在着力改善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上来。把“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思想落到实处,把师生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业绩的“试金石”,认真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感、获得感。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认真落实《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

1.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通过改造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专业、建立课程超市等方式,大幅度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到2020年末,本科招生专业达到40个左右。集中力量办好地方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争取1—2个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优势专业建成省级重点专业。

2.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设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订单式”培养品牌,试点开展CDIO工程教育模式。加强基础课程、专业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重点推进学校新建实验室的综合利用,积极建设对学校未来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与地方需要及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实验室。

3.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以强化应用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为目标,重构、整合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增加与就业岗位直接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等内容。建设一批地方课程和企业课程(每个专业至少建设1门),编写20部左右校本教材。着力建设一批优质示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合格率达到100%。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相一致,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

4.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推广“动”式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动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实现课程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5.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大力表彰优秀创新创业的学生。

6.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加强评估工作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适时调整和优化评估工作思路和模式。建立全校统一的定期采集和公布教学单位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制度,对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进行信息化、动态化和常态化监控,努力实现无纸化评估。以专业建设为评估核心,以实践教学为评估重心,以教学管理为评估中心,进一步突出专业建设的龙头作用、实践教学的导向作用和教学管理的基础作用。积极准备审核评估,申请专业认证与评估,真正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7.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工作,争取举办2次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争取合作院校达到5家。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进修、开展合作研究,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来校工作、服务。加大学生出国(境)学习规模,每年派出50名左右学生出国(境)交换学习、研修等。依托中文等传统优势学科,申请留学生教育资质,招收国际学生,扩大学校影响。

(二)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争取办学层次突破

实施学科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意识,结合专业群建设优质学科群,促进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学科建设,引导科研方向,汇聚方向成果。探索与省内外重点院校、应用型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方法。在重点学科选拔推荐兼职硕士生导师。以重点学科为基础,积极培育应用技术型专业硕士项目,争取实现办学层次提升。

1.加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本着“应用为主、突出特色、交叉联合、急需为先”原则,遴选建设3个以上应用技术类重点学科。通过若干年建设,力争建成10个左右具有特色的二级学科,20个左右相互交叉与渗透的具有服务地方能力的应用型特色研究方向,从而带动学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2.加强省校重点学科建设。持续加强特殊教育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省校重点学科建设。积极主动服务国家特殊人才需求,促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企业紧密结合,通过3-5年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特殊教育和残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基地。将“食品质量安全工程”学科建成省级重点学科和服务地方食品药品安全监测的重要平台。力争“十三五”在与改善民生相关的特殊教育与残疾人高等教育、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工程方向,实现硕士学位点的突破。

3.加强学科骨干队伍建设。根据重点学科、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需要,培养和引进并重,选拔特色学科和应用学科带头人。具有比较优势的一级学科和基础较好、应用性较强的二级学科,学科带头人以校内培养为主;某些急需的、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的一级学科,学科带头人以引进为主。高度重视梯队结构建设,各学科方向要有1名后备带头人、3-5名学术方向带头人,若干学科骨干。在全校遴选3-5名应用型重点学科带头人,10-15名学科方向带头人,15-30名中青年学科骨干。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把学校建成黑龙江省中北部地区科技与文化信息中心,科研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中心,黑龙江省特殊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学术研究基地。到2020年,科研经费、项目水平、鉴定成果、获奖等级、学术论文、学术著作、授权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等综合科技指标位居同类本科院校中等以上水平。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业优势,建设高水平文化艺术服务平台,引领地方文化发展。

1.加强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整合校级科研项目,重点支持应用技术研究。加大对上项目申报的培育力度,引导高职称教师多争取国家级、省级项目。年均地市级以上科研立项120项,其中厅局级以上立项50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立项30项以上,国家级、国家部委或省级重点重大项目争取实现突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00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500篇(含SCI、EI、CPCI收录论文),出版学术著作60部(其中由“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及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占30%以上),发明专利数量比“十二五”期间增长30%以上。获地市级以上科研奖18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数量“十二五”期间增长10%以上。签订横向科研项目合同10项以上,其中50%以上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2.建设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学科队伍状况、科研条件,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产学研或校企合作基地。建成省级研发平台1个,校级研发平台8个;以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为基础,申报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学会;建设2个以上省级校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以上高水平研究所

3.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坚持“应用为主、突出特色、择优选拔、重点支持”的原则,加强以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学科队伍建设,建设10个以上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并争取1-2个团队列入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建设计划。

4.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国内外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选派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会议,了解把握前沿科技信息。主办承办10次以上省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依托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基地、黑龙江省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学术交流基地和学术讲坛,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促进学术交流,浓厚校园学术氛围。

5.深入实施“社会服务工程”。依托校地校企合作项目,扎实开展社会服务。注重政策导向,创造良好环境,支持教师结合服务地方项目搞科研,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体现社会价值。增强服务地方意识,建立起有效的社会服务工作机制。对上争取一批科技服务地方项目。立地项目占校级计划项目的50%以上。校企合作科研打开局面。政府智库建设取得进展。通过实施“社会服务工程”,打造科技服务品牌,扩大学校影响力,提高知名度。

(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建一套衔接有序、分层分类、梯次配备的人才引进与培养体系,使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趋于合理。

1.加大专任教师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待遇,加大师资引进力度。到2020年,力争引进国内外重点大学博士15人,面向社会,特别是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各界招聘优秀专业人才25人担任专职教师。加大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条件留人和感情留人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待遇,为引进的副高职以上人才、博士、紧缺专业硕士发放安家费、高学历津贴、科研启动经费。

2.完善教师培训政策和培训制度。加强培训,完善机制,增强教师责任感。大力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平台,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政策和培训制度,强化培训环节,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对高层次、高素质和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在职务聘任、科研资助、评优评先、访学进修及参加学术活动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校兴我荣的意识。

3.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充实应用型专业的师资队伍,提高具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能力的师资比例。加强对“双师双能型”队伍资助培养力度,选送教师到国内院校进修学习,赴企业培训。聘请企业、科研机构优秀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力争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120人,聘请企业优秀专业人才20人担任兼职教师,“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30%左右,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理论知识丰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五)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1.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全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管理与服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党委会定期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院系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整体工作规划、作为重点工作,在人、财、物等各个方面给予投入和支持。进一步创新教育思路,探索工作方法,充分发挥课堂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2.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校院两级学风建设领导组织。组织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定期召开学风建设工作会议,抓好专业教育、学习交流、考研动员等活动,落实各项建设措施,着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风建设作为对院系学生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和重要内容;加强学生日常学习状况的检查督促;加大对考试作弊等违规、违纪学生的管理和处理力度;在选拔学生干部、评奖评优、发展党员、补助发放等各个工作环节强化学业成绩要求。强化学业预警机制,及时筛选学习上存在问题或有可能延长学制的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状况实时跟踪,提前向学生及其家长预警,定期沟通学生各方面情况,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3.重视培养,根据目标导向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培养专职辅导员,加强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和培养锻炼。推行辅导员导师制,通过导师的“传、帮、带”,切实提高学工队伍工作能力。设立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辅导员开展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实行辅导员队伍双重领导机制,加强工作考核,积极开展优秀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规范辅导员流动程序,落实保障措施,强化激励机制。培养政治强、业务精、工作实、作风正,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辅导员队伍。

4.增强服务功能,有效解决学生各类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积极开拓贫困大学生资助渠道,积极争取更多的企业或个人助学金,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勤工助学岗位,进一步完善义工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受资助大学生参加校内外义务劳动。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实现100%的专职辅导员具有国家三级及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在院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室和心理咨询工作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培养质量,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全程化。扎实做好导师进寝室工作,完善党员服务站功能和作用,完善公寓的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建设。开展学生公寓的社区化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公寓的学习园地、运动园地、文化园地、服务园地。

5.创新工作方法,实现学生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继续建立、健全、完善学生工作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促进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学生管理的科学化。加强学生工作相关部门的经常性联系与沟通,努力形成学生工作的整体合力。创新学生管理的思路与方法,努力建立运转协调、富有效率的工作机制。

6.推进招生就业体系建设。创新招生工作思路,落实目标责任制,根据就业率状况确定各专业招生数量。加强对特殊教育招生的宣传力度和规范管理。围绕国家和省委重大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就业服务+互联网”的就业指导服务新理念、新技术,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大力开拓就业市场,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创业。加大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力度,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六)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强化学校办学特色

1.特殊教育学科建设

以省重点学科建设标准为目标,稳定其在黑龙江的优势地位,成为黑龙江省特殊教育专家智库,为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同时不断拓展其在国内的学科影响,达到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基本标准。

1)加强教师培养、完善学科梯队。计划攻读博士2名,评聘教授3人、副教授4人,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学科带头人1-2名。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著名学者、教授,担任学校兼职教授,直接指导学科教师开展项目申报和学科研究,并以绥化学院署名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各学科方向,均形成4-5人的学科梯队。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比例达90%以上。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达到45%以上。学科队伍总人数达到16人左右。

2)明确学科方向、完善建设机制。结合学科优势,确定“特殊儿童心理发展”“教育康复”“融合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四个学科研究方向。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依托学科方向,建立3-4个学科讨论班,定期举办学科方向研讨。

3)引领项目建设、提高科研层次。争取实现课题立项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5项,厅局级及校级项目20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篇,出版专著、编著7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厅局级及校级科研成果奖6项,实用新型专利8件。

4)开展学术交流,提高培养层次。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2次,省级学术会议1-2次。派遣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人次以上。邀请10名以上国内外专家来校学术交流,选派3-4名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特殊教育机构进修学习。积极争取硕士生兼职导师资格,争取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5)开展社会服务,拓展学科影响。依托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与基层特殊教育机构、教育部门合作开展调研,解决基层学校在特殊儿童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托“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康复实训室”,继续与绥化市自闭症康复中心合作开展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活动。开展“自闭症日”“助残日”宣讲活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由绥化市特殊儿童家长、特殊教育机构教师参加的交流培训活动。积极争取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项目,为黑龙江省基层特殊教育师资开展专项培训。

2.特殊教育专业建设

实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利用特殊教育学科优势,将特殊教育专业建成黑龙江省内领先,并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势专业。

1)加强学生职业伦理教育。开设特殊教育职业伦理课程,利用自闭症宣导日和助残日等契机,开展“关爱残障儿童”等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学生对待特殊儿童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树立良好的职业伦理意识。依据专业特点,编写“誓词”,开展毕业生宣誓活动。

2)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开展晨讲、“五练一熟”等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突出学生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培养。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聘任企业兼职教师担任课程实践指导教师,选派5名以上教师进企业一线“盯实践”。创新毕业设计形式,提高毕业设计在实践中完成的比例。加强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管理,明确教师职责,提高学生参与比例。

3)推进实习就业一体化建设。新建省外实习基地4个。加强见习规范化管理,提高见习效果。培育优势稳定校企合作基地,加强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建设,合作开展培养方案制定,共同组织学生实习、见习活动。推进实习就业一体化建设,提高实习基地就业比例。

4)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建立以职业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强化“动”式教学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并完善企业用人反馈机制,掌握就业市场需求,了解人才培养效果。建立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标准,开展学生实践水平评估。

5)培育融合教育特色。针对当前特殊儿童在普通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随班就读现象逐渐增多的情况,在特殊教育专业开设学前教育方向,设置学前教育选修课程模块,为普通幼儿园培养特殊教育教师,提高学生的融合教育能力。同时组建融合教育科研团队,依托绥化学院教学示范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教学研究。

3.残疾人高等教育

残疾人高等教育尤其是听障本科教育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质量和规模双提高。

1)扩大影响、增加学生数量。加强招生宣传,提高学校声誉和美誉度,吸引优质生源,扩大生源覆盖面,提高生源质量,稳定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和电子商务3个听障本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十三五”期间在校听障本科生总数达到260人。

2)加强教学条件、资源建设。加强听障专用标准教室、专业实训室建设,购置听力辅助设备,改善教学、实训条件。开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网站建设,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加强环境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建设,遴选优秀师资,加强新教师手语培训,突出教师对听障学生学习特点、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培训。

3)探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就业需求和听障生生理、学习特点,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确立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加快岗位课程群建设。完善“聋人与社会”等课程建设,通过课程融合、聋健融合、社会融合等形式,推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建设。建立资源教室,为学生平等共享全校教学资源提供平台。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形式,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4)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加强省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建设5个左右相对比较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提高实践学时比例,建立岗位实践课程模块,完善职业岗位引导性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积极组织校内实践技能比赛,参加省内外职业技能竞赛,营造职业技能训练氛围。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规范学生见习管理,提高学生见习效果。

5)提高就业质量。加强省内外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突出实习就业一体化。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和谐校园

1.大学精神培育。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主旋律;充分发挥开学典礼、迎新晚会、升旗仪式、先优表彰及奖学金颁奖仪式等活动的特殊教育功能,激励学生形成奋发向上、求实创新的精神风貌。通过提倡师生牢记校训,唱响校歌,佩戴校徽,使用校标,激励师生爱祖国、爱学校、爱专业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对发展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2.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建设在制度文化建设中的功能。按照与时俱进、科学规范的原则,加强对现有规章制度的清理和修订,辑录新版《绥化学院规章制度汇编》。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

3.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风范,鼓励和引导教师自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教风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完善师德考评制度,把教职工的道德自律和有关制度的外在约束结合起来,保证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期性。把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表彰范畴,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每两年举办一次“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建立健全教学警示和退出机制,将教风较差、教学能力不足、经警示仍不能限期整改的教师调离教学岗位。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教师的成长,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工作条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4.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通讯员队伍,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加强广播站建设,积极宣传学校工作动态,报道同学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传播正能量。加强校报建设,积极创造条件,设置学校新闻中心,健全大学生记者团和校报编辑队伍。加强网络建设与管理,整合学校新媒体资源,规范“QQ”“微信”“微博”管理,开通校园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定期分析研判师生思想动态,提升网络舆情分析和舆论引导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大力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活动中心建设,不断增加活动场所,改善活动条件。加强宣传标语、展板、宣传橱窗的管理。

5.校地文化共建。积极推进与绥化市委宣传部、各市县文化共建,为学生实习实践搭建平台,在服务地方中提升学校影响力。组织学校专家、学者就绥化文化发展的战略性、理论性问题进行研究,建立绥化文化研究项目体系。重点围绕绥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绥化各市县民俗民风、绥化近代社会变迁,从挖掘绥化文化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

6.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加大对篮球场、体育场、体育馆等学生文体活动场所的投入力度,满足学生文体活动需要。继续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加强校园人文景点建设。加强对校园广告的管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提倡积极向上、品位高雅的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广场文化、走廊文化、食堂文化、公共场所文化等。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科学合理规划校区,在校园内有选择地建设标志性文化景点,营造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角、文化长廊等。开发利用学生公寓的功能,在各公寓楼内继续设置党团活动室、自习室、接待室等场所,发挥楼宇的文化育人功能。建立健全综合治理责任制,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1.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学校预留地征地工作,进一步扩大办学空间。改建、扩建学生公寓,增加宿舍面积15000平方米以上,改善学生住宿条件,达到6人间住宿标准。建设15000平方米以上实验教学用房,进一步改善教学和实验实训条件。

2.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充分利用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争取实验仪器设备总值年均增长1000万元。重点建设机械、自动化、电子、电气、食品、化工、水利水电等实验实训中心,积极建设对学校未来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与地方需要及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实验室,助推应用型大学建设。完善实验室管理,增加综合性、设计性试验项目,推进学校新建实验室的综合利用,拓宽实验室开放对象、时间和内容。

3.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推动建设第二图书馆,将现图书馆空间改造成开放式,拓展使用空间。紧密结合教学科研需求采购图书资源,提高馆藏质量,完善文献资源结构,争取馆藏图书达到110万册。加强数字资源和特色资源建设,做好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等数据库漫游账号和校外学习卡的使用和管理。加强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建设,提升精细化服务能力。

4.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建设生态校园,对全院的公共空间和绿地、微景观等进行科学的规划,做到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建设智能校园,进行校园空间三维数据统计和建模,使校园各项数据得以更清晰的呈现,室内管道跑冒滴漏现象实现智能化管理。建设节能型校园,在各楼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备,供校园内LED灯光源使用并建立太阳能路灯,在现有基础上节约能源30%。

5.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依托现有校园网,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设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智慧校园。实现校园无线信号覆盖,满足师生无线上网设备的使用需求;建成技术先进,安全稳定的校园一卡通系统;整合并完善现有21套各类业务系统,深化信息化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统一数据标准,保证数据统一规范;建设统一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公共数据交换平台,使各类业务系统数据实现有效联动;建设智能分析系统,为管理层提供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服务;建设智能服务系统,让师生享受到面向个性化信息服务。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提高技术防范能力。

(九)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师生员工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导正确价值取向。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式。落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培养一批政治骨干,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学养深厚、有重要影响的思想理论建设队伍。加强阵地管理,开通学校官方微信平台,扩大学校在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推进校报数字化建设,加入高校校报展示平台,开通电子报网上阅读。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和监督。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落实“三推两强”工程,开展“百优”党支部创建活动,积极探索组织设置新模式,探索机关党支部与院系师生党支部结对活动,机关和院系党员联系制度,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梳理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流程,进一步严肃党员发展工作推优制、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五项制度”。严肃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强化服务群众水平。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以巩固群众路线、“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化巡视问题整改工作为重点,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彻底根除“四风”问题,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研究制订相关制度,深化配套,大胆创新,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各个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把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干部队伍中来。制订符合学校实际的干部日常管理、重点工作考核、年度考核评价体系,每名干部都要做到“政治强,业务精,工作实,作风正”,加强“四支队伍”建设,确保事业后继有人。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一岗双责,构建责任明晰、权责一致的责任体系。加快纪委“三转”步伐。制定《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监督办法》,加强对决策、干部选拔任用、财务、基建维修、物资采购、招生录取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强对各种评审、评估、评选、评奖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坚决整治各种学术不正之风,端正学术风气。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大力实施廉政文化精品工程,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大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惩防体系建设。切实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6.加强工会与群团工作。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以及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履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能,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教代会职权,充分发挥教代会在事关学校改革和教职工利益等重大问题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协助党政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健全完善重大事项的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将学校的政策和发展思路告知广大教职工。

7.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继续贯彻执行把一部分优秀人士留在党外的政策规定,建立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后备队伍名单,有重点地加以培养。加强对党外干部的管理,积极推荐党外代表人士担任中层干部。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学校“十三五”时期事业发展规划执行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立五个分项规划实施执行工作组,分别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各职能部门和学院具体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各级党组织要把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作为重要职责,把推进学校事业改革发展作为各级党组织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切实把“十三五”规划的落实工作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

(二)制度保障

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构建完善科学的制度体系,依法治校,确保学校“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围绕《章程》配套制度机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民主管理和决策机制。建立有效全面的民主管理体系,加强教代会、学代会建设,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关工委、其他社会团体等组织以及无党派代表人士的重要作用,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与信息公开工作,落实教职工和学生在学校管理、决策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经费保障

开源节流,健全校内各类资源的科学配置机制,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提高学校筹资能力,积极争取各种财政投入和各类政策性资源,积极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共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建设,积极争取校友、社会各界的捐赠和其他方式的支持。围绕规划目标,统筹考虑资源配置、科学分配预算,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保证教职工待遇提高。节约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

结语

绥化学院“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过程是总结过去、谋划未来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统一思想、逐步完善的过程。

学校领导班子从 2014 年开始着手进行规划编制讨论和部署,2014年下半年全面启动了“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第一阶段,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开展了全校范围的专项调研,并积极学习跟进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及文件。2014年10月27日印发了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

第二阶段,学校组织了“把一个什么样的绥化学院带入全面小康社会”大讨论,各职能部门初步编制了“十三五”专项规划,领导班子以务虚会形式两次进行了专题研讨。各院系初步编制了“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学校召开院系学科专业建设答辩会,领导班子亲自听取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三阶段,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汇总形成了学校“十三五”总体规划初稿,征求了党政机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了校长办公会和党委会初步审议,并提交三届五次教代会讨论。之后,我们根据陆续出台的国家、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进行了修订完善,并再次提交党委会审定。总体规划编制过程汇集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集体智慧。

“十三五”是绥化学院经过六十年洗礼后再出发的重要历史阶段。回顾过往,我们充满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共同描绘绥化学院更加美好辉煌的明天。

 

 

 

 

 

 

 

 

 

 

 

 

 

 

 

 

 

 

 

 

附件2

绥化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

 

为贯彻落实《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绥化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绥化学院深化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专业建设成效,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规划。

一、现有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学校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及评估整改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创新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大教学基本投入,规范教学管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以评促建成效明显

2013年4月,学校接受并顺利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出台《绥化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方案》,并将整改工作作为推进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契机和动力。经过近三年的整改建设,学校办学内涵更加丰富,办学定位更为清晰,“转型发展”进一步向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延伸,师资队伍职称、年龄、学缘结构有较大改善,办学条件明显提升,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实效性明显增强,服务地方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二)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依据“精师范、强应用”的专业建设思路,建设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汉语言文学、特殊教育省级重点专业,强化教师教育类专业内涵建设;对接地方产业结构,增设保险学、工程造价、汽车服务工程、数字出版、电子商务等12个本科专业,学校专业数量达到40个,新增经济学学科,学科门类达到八个,提高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依托特殊教育学科优势,先后开展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和残疾人本科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实现了万人大学的办学目标,在校生人数稳定在11000人左右。

(三)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

出台《绥化学院深化应用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课程,加大了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与绥化市政府、中国亚龙科技等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共建绥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电气工程与自动控制实训中心等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拓展了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在师范生“五练一熟”+“顶岗式”实习支教以及非教师教育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与凤凰卫视教育集团、北京博苑教育集团、北京中航天使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起到较好示范引领作用。

(四)师资队伍建设效果明显

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引进专任教师79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83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4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35人;享受政府特贴专家3人;外籍教师10人。出台教师进企业管理办法,有计划选送教师进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制定《绥化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试行)》、认定“双师双能型”教师49人。

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开展教育教学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倡导“动”式教学理念,推行“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支持教师教改立项384项,其中省厅级56项。强化教材建设,出版校本教材20余部。评选教学优质奖、青年教师教学奖等68人次,优秀教学成果奖27项。

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引导教师倾心教学、潜心研究、悉心育人。五年来,有10名教师获评省级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校级师德先进个人70名。

(五)实践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实践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利用中央支持地方和省高教强省专项资金,加强应用型专业实验室建设,重点建设了电气工程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财务管理实训中心、食品药品检测中心等实验室,全校专业实验室总数达到23个。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5476万元增加到7336万元。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推进实习就业一体化,新建教学实习基地70余个。

(六)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初显

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培育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与培训,初步构建了一支高素质专兼职创新创业导师队伍。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技能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在“挑战杯”“毕昇杯”电子大赛、东三省数学建模大赛等全国性重大比赛中获奖50余项,获省厅级专业学术竞赛奖120余项。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3项,省级项目36项,支持校级项目120项。

(七)教风、考风、学风明显好转

规范课程教学管理,促进教风建设。严肃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执行,强化教师教学规范。实施校院两级常态化教学秩序巡视,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课外教学、毕业设计等各教学环节的监督管理,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教风。

探索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促进考风建设。严肃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及内容审核流程,依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采取形成性、终结性等考核方式,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发挥教研室基础教学管理职能,建立主考教师、教研室、院系主管领导三级课程考核审核机制。明确校、院两级考风建设管理职责,严明考试纪律,考风明显好转。

转变教风、严肃考风,促进学风建设。出台《绥化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绥化学院2015年学生学风建设推进方案》等相关学风建设文件,开展专项学风建设活动,营造良好学风氛围。学生报考研究生热情逐年提高,累计有500余名学生考取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一次就业率稳定在80%左右。

(八)教学质量监控实效性增强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了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估标准,修订了《绥化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绥化学院课外教学环节评估方案》等相关文件,加强了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完善了以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员及社会机构为评价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明确了监控主体的基本职责。

开展教学管理与建设评估。开展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项评估;坚持课程考核评估、毕业设计评估,为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实施全员教学质量评估。参评教师年均460人以上,复评教师80人左右;教学信息员每年提供教学信息800余条,对改进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强化教学评价结果在教学奖励、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应用。加强了机关干部和管理人员听课制度的执行力度,校领导带头并定期督查,管理人员深入课堂及时发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各单位部门关心、支持、服务教学的氛围进一步加强。

加强教学评价结果应用。将教师教学评价结果作为教学奖项评选以及教学系列职称申报的重要评审条件,实施“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度,对发生重大教学事故、教学质量评价不达标的教师,采取停止授课离岗培训、调离工作岗位、暂停职称晋升等处理措施。

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专业建设水平不高,专业发展不平衡、适应度不够、特色不明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高;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有工程背景、行业企业背景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偏少;教学改革深度不够,内涵建设仍需进一步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尚未完全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仍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还需进一步融合;教风、考风、学风建设还需要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黑龙江省以及学校有关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入总结转型发展经验,坚持市场需求就是办学方向的导向,紧紧围绕“培养品德优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三项重大任务、四个较大突破”为主线,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内涵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及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强化特殊教育特色建设。不断完善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实现转型发展的新突破。

三、建设目标

“十三五”末期,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是:

(一)审慎论证并适当增设新专业,招生专业稳定在40个左右,形成支撑万人大学规模的专业链、专业群,建设2-4个能够充分彰显学校办学优势和地方发展特色的重点特色专业。

(二)专任教师数量达到600人左右,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2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到80%;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达到20%,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达到45%;“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30%。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实践学时比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建设10-15门优质示范课程;10门左右网络开放课程;20部左右校本教材;6-8个以企业命名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班级。每个应用型专业至少建设1门企业课程。

(四)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达到30%以上,新建实习实训基地100个,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5000万元。

(五)丰富“动”式教学改革内涵,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学生中心地位评选6-10个优秀教学改革创新团队。

(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云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绥化市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评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0项,组织参加创新创业技能竞赛80项。

(七)进一步改善教风、学风、考风;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教学全程监控,启动教师教育专业认证评估,积极做好审核评估工作。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专业集群建设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构建食品化工、电气信息、农业水利、经济管理、传媒艺术、教师教育等六个专业集群,着力打造相关联专业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的专业集群,让基础和实践平台较好、关联性较大的专业合力先行示范,共同与相关行业企业实施协同育人,实现学校的专业链与地方创业链、创新链、产业链的集群对接,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专业竞争力。突出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建设2-4个能够充分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地方发展特色的应用型示范专业。

(二)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课程重构与整合,实现基础课程平台化、专业课程模块化,设置企业课程,进一步压缩理论课程学时,构建以筑牢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以强化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开展主干课程评估,重点建设10-15门优质示范课程;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开发、建设与应用,培育一批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名师,建设10门左右网络开放课程;积极组织校本教材编写工作,着重体现校本教学大纲要求实现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重点支持出版20部左右校本教材;每个应用型专业至少建设1门企业课程。

探索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培养,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贯彻落实“一院一品、一专一特”的发展理念,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着重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应用型人才。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突出创新引领,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念,试点开展CDIO工程教育模式。推广学前教育等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经验,积极建设6-8个以企业命名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班级。

(三)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加强高层次、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满足专业建设需要,努力达到师生比1∶18的建设标准。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办法,实施“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锻炼计划”等政策,多层次、多渠道引进和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聘请企业、科研机构优秀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力争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120人,聘请企业优秀专业人才20人担任兼职教师,“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30%左右;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依据专业发展和建设需要,立足校内,面向校外,重点培养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实施“学历提升计划”,加强政策引导,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实施“学术交流支持计划”,加强与国内重点院校强势学科的联系,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实施“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扶持计划”,注重优秀教学团队的培育,提高教研和课程建设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面向生产实际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提升应用研究水平,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

发挥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完善教师校本培训制度,开展以提升教学能力为目标的校本培训,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开展教学新秀、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评审教学优质奖和青年教师教学奖;开展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竞赛。组织优秀教师公开课观摩、聘请校内外名师开展教学讲座采取不同方式、开展系列活动,激励教师钻研业务、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四)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以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实践、职业技能、毕业设计等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活动贯穿于四年不间断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学时比例达到30%以上;充分利用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争取实验仪器设备总值年均增长1000万元,重点支持食品化工、电气工程、经济管理等与地方需要及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实验中心或实验(实训)室建设;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建设,提高学生创新实验意识,逐步推进网上模拟实验;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增加开放实验项目数量,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

优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引进企业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一体的实习实训中心,新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00个;鼓励开展形式多样化的专业实习、见习工作,实现实习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完善职业技能训练方案,按照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设置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分层次、渐进式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支持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严格职业技能考核,严抓人才培养出口;鼓励与企业合作开展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引入企业标准,以赛促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管理,鼓励将企业技术革新项目等行业企业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来源,注重选题与专业的符合度,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水平。

(五)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明确校院管理职责,探索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实现教学工作层级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丰富“动”式教学改革内涵,突出学生中心地位,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推动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开展“翻转课堂”试点,重构教学流程。支持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使课程考核成为促进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创新、激励学生进步的有效手段。评选6-10个优秀教学改革创新团队,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促进教学改革成果的有效转化。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拓展学生视野。推动校际开放,加大与省内外高校和地方教育资源的共建力度,充分汲取兄弟院校优秀教学理念和办学经验;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扩大中外交流的渠道与途径,积极探索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的新模式。促进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国外实习项目、毕业生出国深造等项目的积极开展,使出国交流培养的学生和来学校培养的留学生数量逐年提升。

(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完善创新创业管理制度,明确校院两级管理职责,构建“课堂教学、创新实践、项目训练、企业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就业创业教学云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等公共必修课程,通识与专业相结合,形成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群。设置5学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完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结合创新创业课堂教学,组织开展创业论坛、创业技能大赛、创业调查等活动,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让创新创业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建设并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培育、孵化功能,逐步实现项目孵化与专业教学实践一体化建设,拓展受众范围,提高孵化项目实效,努力建成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织与管理,不断提高创新创业项目层次和水平。进一步规范专业竞赛管理,提高竞赛水平、质量,突出竞赛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激励作用。

(七)加强教风、学风、考风建设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教师树立以德修身、以德施教、以德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强化师德修养,力行师德规范。深入开展导师进宿舍活动,强化育人功能,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建设一只关爱学生成长、关注学生成才,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教师队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依据当前企业就业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开展学风建设专题活动,营造良好学风建设氛围。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学,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遏制考试舞弊现象。建立学风激励机制,严格执行学业预警机制,不断推进学风的有效改善。

(八)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进一步完善更新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继续完善校院二级督导管理体制,改革督导工作方式,依照“检查、反馈、跟踪、提高”的运行机制,开展精准帮扶;坚持教学信息员制度,充分重视教学信息员沟通渠道作用;完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填报制度,实现教学信息化、常态化监控。

继续实施全员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完善课外教学环节评估办法,开展课程建设质量评估、专业评估、院系教学工作管理水平评估。进一步完善评估结果反馈机制,强化评估结果应用,充分发挥评估在提高教师课内外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方法改革、专业内涵建设、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附件3

绥化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规划

 

为提高科研实力和水平,全面加强学科建设,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2016-2020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主要成绩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学校科研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目标,学科建设与科研水平逐年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1.科研成果数量质量显著提高,国家级项目实现新突破。2011-2015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83篇,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42篇,提高7.3%;高水平学术论文469篇,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48篇,提高46.1%,其中SCI、EI、CPCI收录论文26篇;出版学术著作56部;获各类授权专利179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147件、外观设计专利21件。获地市级以上科研奖171项,比“十一五”期间增长88项,提高106 %,其中省(部)级奖37项,厅局奖89项。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显著,发表学术论文137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21篇,特教研究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各类科研项目数量质量明显提高。承担计划项目905项,其中校级项目448项,地市级项目229项,教育厅等厅局级项目133项,省级项目86项,国家级项目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厅局级以上项目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29项,提高130%,项目经费总额556.5万元。完成项目523项,结题率57.8%。

2.学科建设成效明显,特殊教育学科水平省内领先。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办学实力和水平,结合学科专业实际,本着“应用为主、突出特色、交叉联合、急需为先”的原则,评定特殊教育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3个校重点建设学科。特殊教育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经过五年建设,校重点学科立足地方支柱产业、凸显特色与优势,重点学科在省内同学科专业领域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术方向、学科队伍、梯队建设成效明显,科研水平提升快速,科研氛围浓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增强,学科建设整体效果良好。“特殊教育学”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中期评估。

3.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学术氛围较为浓厚。校内外学术交流呈现比较活跃的态势。举办学术讲座186场次,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学术报告。积极开展大型学术研讨活动,成功主办了黑龙江省特殊教育论坛、全国聋人大学生汉语教学研讨会、全国聋人高等教育教学研讨会等国家级省级研讨会,扩大了对外影响,提高了学校知名度。以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普基地为载体,深入农村、学校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设立学术交流专项经费,一线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00多人次参加国内外研讨会。成立了校社科联,并积极开展活动,2012年获“黑龙江省高校先进社科联”称号。陶艺馆、食用菌研究所被评为省科普教育基地。

4.实施“社会服务工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制定“社会服务工程”实施方案,扎根绥化,持续开展服务地方工作。面向黑龙江“五大规划”、绥化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立地科研,立地项目占项目总量的40%以上。在海伦剪纸、绥棱黑陶、望奎皮影戏、北派二人转等地方非遗保护、区域旅游规划等领域保持着优势。落实高教强省规划任务,主动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承办了省高校与绥化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对接会,签约7项转化成果项目。食用菌技术指导、培训,文化产业园设计,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等合作项目,产生了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5.加强制度建设,科研管理逐步科学规范。修订了《绥化学院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办法》《绥化学院学术委员会条例》《绥化学院科研工作量计量与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制定实施了《绥化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绥化学院技术委员会条例》《绥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绥化学院专利申请与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10余项。建立起了以激励政策为主导,涵盖科研管理工作主要方面的管理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基本做到了规范化、程序化,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层次和水平有了新提高。

6.加大经费投入,保障科研发展需要。在办学经费不充裕的形势下,优先保证科研需要。“十二五”期间科研经费投入1769.5万元,年均科研经费预算353.9万元,实际支出951.7512万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354%。对上争取经费575万元,科研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基地)、工程中心、科研机构、创新团队等平台建设、优秀学术著作出版、校级科研立项、纵向项目经费匹配、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培育青年基金项目和学术交流。

“十二五”时期,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科研成果的层次和水平还难以支撑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拔尖创新人才少,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科研的社会服务功能不突出。

二、“十三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根据学校转型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科研转型。以“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逐步调整科研发展方式。强化科研导向,引导教师科研向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技术研究、应用研究转变;向提高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能力方向转变;引导教师结合教学搞科研、结合产业搞科研、结合行业搞科研,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发展原则:增强学科建设意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结合专业建设、学位点培育,提高科研实力、学术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科专业整体发展。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兼顾基础研究、突出技术研究、巩固优势研究、培育特色研究、打造科研服务品牌。通过深入实施“学科建设工程”、“社会服务工程”,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三、“十三五”学科建设目标与措施

(一)学科建设目标

继续加强特殊教育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积极探索硕士生联合培养,寻找专业硕士培养契机,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争取将学校建设成为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殊教育和残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基地;将“食品质量安全工程”学科建成省级重点学科和服务地方食品药品安全监测的重要平台;稳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校内优势地位,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的省内外影响力。在此基础上,重点培育6-8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争取1-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遴选3-5名应用型重点学科带头人,10-15名学科方向带头人,15-30名中青年学科骨干。

(二)学科建设原则

1.服务地方原则。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密结合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面向黑龙江、内蒙古地区特殊教育、残疾人弱势群体,面向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等重大民生需求,开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东北地区残疾人教育、发展、生活提供服务,为保障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2.政产学研合作原则。加强与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绥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合作;与食品药品生产企业,以及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实质性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有效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扎实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3.协同创新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探索区域协同创新路径,以特殊教育、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汇聚全校人才、学科、科研资源,积极培育校级协同创新中心。

(三)学科建设措施

1.实施学科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意识,结合专业群建设优质学科群,促进教学科研工作。持续加强特殊教育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等省校重点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建设,引导科研方向,汇聚方向成果。探索与省内外重点院校、应用型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方法。在重点学科选拔推荐兼职硕士生导师。以重点学科为基础,积极培育应用技术型专业硕士项目。

2.加强学科建设规划。本着“应用为主、突出特色、交叉联合、急需为先”原则,紧密围绕学校的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学科布局,巩固基础学科,大力发展特色学科,重点支持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应用技术学科,努力形成多学科相互支撑、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

3.重视学科梯队建设。根据重点学科、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需要,依照引进和培养并重的原则,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具有比较优势的一级学科和基础较好、应用性较强的二级学科,学科带头人以校内培养为主;某些急需的、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的一级学科,学科带头人以引进为主。各学科均应有1名后备带头人、3-5名学术方向带头人,若干学科骨干,逐步形成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等结构合理的学科建设队伍。

四、“十三五”科学研究发展主要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

筑牢科研基础,提高科研实力和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性科学研究基地,并具有较强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力争到2020年科研经费、项目级别、鉴定成果、获奖等级、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著作出版、科技成果转化等综合指标位居同类本科院校中等以上水平。

“十三五”期间,突出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把学校建成黑龙江省中北部地区科技与文化信息中心,科研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中心,黑龙江省特殊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学术研究基地。加强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学科队伍建设和运转高效协调的科研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整合资源,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力争实现省级重点重大项目和国家级项目的突破;取得3-5项省级以上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

(二)主要指标

1.年均地市级以上科研立项120项,其中厅局级以上立项50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立项30项以上,国家级、国家部委或省级重点重大项目争取实现突破。

2.获地市级以上科研奖18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数量比“十二五”期间增长10%以上。发明专利数量比“十二五”期间增长30%以上。

3.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00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500篇(含SCI、EI、CPCI收录论文),出版学术著作60部(其中由“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及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占30%以上)。

4.加强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各级教研立项200项左右,其中省级项目40项以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力争再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5.结合学科专业设置、科研队伍素质状况,以及科研条件,建立6-10个产学研基地。

6.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建成省级研发平台1个,校级研发平台8个,高水平研究所5个以上,校企共建2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鼓励教师将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签订横向科研项目合同10项以上,其中50%以上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8.加强国内外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主办承办10次以上省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

9.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十三五”期间,年均科研经费达到500万元,争取到2020年达到800万元。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分类指导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分类规划,分类推进,助推各学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推进科研人员发挥特长,特色发展。

2.坚持需求导向与目标牵引相结合。聚焦绥化和龙江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作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承接省市重大创新任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高校智库,在服务龙江走出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中发挥更大作用。

3.坚持科教融合与开放协同相结合。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以创新平台为基础,以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快科技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实现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层次人才培养;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提升合作能力和水平。

4.坚持创新驱动与守正求实相结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致力于应用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前沿创新,突出自身的主动性与首创性,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学术和文化氛围,树立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严守学术独立和学术尊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

5.坚持激励机制与评价导向相结合。加快学校科研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合作、运行高效的现代科研管理制度,落实以人为本,尊重创新创造价值,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校的科研创新实力。

(四)主要任务

1.突出地方特色,引领属地文化。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业优势,建设校级研究所、中心或省市级基地,构建文化服务平台,引领地方文化发展。深入挖掘和保护传承区域内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能力。

2.建设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学科队伍状况、科研条件,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产学研或校企合作基地。建成省级研发平台1个,校级研发平台8个;以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为基础,申报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学会;建设2个以上省级校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以上高水平研究所。

3.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坚持“应用为主、突出特色、择优选拔、重点支持”的原则,加强以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学科队伍建设,建设10个以上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并争取1-2个团队列入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建设计划。

4.突出寒地黑土特色科研,打造新型政府智库。充分发挥“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所”的作用,依托黑龙江省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学术交流基地,紧密结合地方实际,针对寒地黑土前沿理论问题开展学术研究,重点围绕寒地黑土生态价值与保护、绿色经济与营销、品牌建设与传播、寒地黑土土壤生态补偿机制、特色产业发展与政策、特色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开展学术和对策研究。力争把“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所”打造成政府智库,成为学校科研创新品牌。

5.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地方和国家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绥化和黑龙江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加强针对性和前瞻性研究,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应用;贯彻落实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积极主动挖掘和阐发地方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创新发展学术理论,提升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6.深入实施“社会服务工程”。依托校地校企合作项目,扎实开展社会服务。注重政策导向,创造良好环境,支持教师结合服务地方项目搞科研,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体现社会价值。增强服务地方意识,建立起有效的社会服务工作机制。对上争取一批科技服务地方项目。立地项目占校级计划项目的50%以上。校企合作科研打开局面。通过实施“社会服务工程”,打造科技服务品牌,扩大学校影响力,提高知名度。

7.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国内外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选派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会议,了解把握前沿科技信息。依托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基地、黑龙江省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学术交流基地和学术讲坛,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促进学术交流,浓厚校园学术氛围。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以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加强科研工作领导。认真落实推进科研发展的各项政策,学校领导班子、党政机关部门、各院系(部)领导,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把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解决科研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十三五”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提供领导和组织保证。

2.增强科研意识。明确科研工作在学校改革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学科研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和人才强校思想,使科研工作不但成为学校发展建设的行政行为,而且成为广大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3.强化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科研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研究者的素质,要把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科研培训,不断提高其科研水平,让越来越多的教师走上科研道路,自觉地把教育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建立学术休假制度或访问学者制度,保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学术进修、交流和研究。

4.营造良好环境。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重点支持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培养,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高层次科研项目经费匹配。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科研积极性。注重大学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树立全心全意为科研服务的意识,为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附件4

绥化学院“十三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为落实《绥化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完成“三项重大任务”、实现“四个较大突破”为重点,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全面推进内涵充实、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就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

制度建设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人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十二五”期间学校出台了《关于引进、培养高学历教师的管理规定》《绥化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绥化学院教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绥化学院合同聘用制管理办法》《绥化学院教师进修管理办法》等文件,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使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技术研究、业务进修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专业业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人才数量进一步增加,质量有较大提高,基本满足事业发展需要。“十二五”期间重点引进应用型专业和新建专业师资,共引进教师79人,其中副高级职称4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71人。专任教师人数达到483人,壮大了学校人才队伍。同时为适应学校新设置专业教学需要,推进课程设置体系改革,完善专业教师知识技能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二五”期间共组织各级各类培训509人次。其中单科进修97人次,访问学者19人次,攻读学位86人次,岗前培训171人次,精品课、职业技能培训等136人次。

3. 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继续完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层次。到“十二五”末期教职工总数806人,其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468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02人。专任教师483人,其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38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35人。青年教师多,学历层次高,现有知识新,综合素质高,师资队伍发展后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院尽管出台了一系列与师资队伍建设相配套的政策与举措,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要求的师资队伍仍有差距,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与矛盾未能得到破解,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1.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生师比仍然偏高,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不高。

2.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高水平学术梯队和学术创新团队等数量不多,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实践能力还有待快速提高,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3.学科专业教师发展不平衡。一是表现在人才队伍的数量上,一些专业教师相对过量,而一些专业教师又特别紧缺;二是表现在学历结构上;三是表现在高级职称的分布上;四是教师队伍的激励竞争机制尚未健全,教师在学校内的合理有序流动、资源共享还缺乏有效机制。

4.师资队伍建设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出台了相关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但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明显不够,激励、约束、竞争、评价的有效机制不够健全,尚未形成以学科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考评体系。同时学校地域较为偏僻,经济欠发达,对人才吸引力不强,致使博士人才引进困难,甚至有学校自己培养的部分人才外流的现象。

二、“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发展思路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为指导,结合学校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需要,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措施紧紧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目标,积极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理论知识丰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发展思路

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整体部署,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为保障,通过建立体现学校特色的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2020初步建成一支能够满足建设应用型大学总体要求的人才队伍。

(三)建设目标

2020年,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力争引进国内外重点大学博士40,面向社会,特别是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各界招聘优秀专业人才25人担任专职教师,力争双师双能型教师人数达到150人,聘请企业优秀专业人才40人担任兼职教师。力争实践能力强,理论知识丰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30%左右,形成一套衔接有序、分层分类、梯次配备的人才引进与培养体系。使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趋于合理。

1.职称结构。到2020,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达到45%,其中正高职力争接近20%,中级职称稳定在50%左右。

2.学历结构。到202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达到80%以上,其中博士研究生比例争取接近20%。

3.学缘结构。按照梯次引进的原则,下大气力改善学缘关系和学历层次,避免同年从同一学校、同一学派重复进人,加大引进有一定科研潜力的中青年教师的力度。重点引进工科重点大学人才,加大师范专业教师转型培养力度,使学缘结构不断得到改善

4.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关注并改善学科专业师资分配结构情况,依据学校现有专业情况,在强化专业建设的同时,重点扶持调整学科建设,尽力扭转师资在专业布局和学科建设方面的被动局面,尤其要加快新建应用型专业师资配备的步伐。

三、重点任务与措施

(一)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配合学校应用型大学发展,大力推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理论知识丰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加强对“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资助培养力度,统筹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挂职锻炼,在职称评审标准中设为评审条件之一。加强引进工作,充实应用型专业的师资队伍,提高具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能力的师资比例。聘请企业、科研机构优秀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二)完善制度,提高待遇,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理念,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柔性引进国内高校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加大师资特别是新专业和应用型专业高学历、双师型师资的引进力度,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再上新台阶,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同时以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条件留人和感情留人为指导原则,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对博士人才的引进力度,并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从多方面出台新举措,重点要解决“既要能送得出,更要能回得来”;“既要能引得进,更要能留得住”的问题。

(三)完善教师聘任、考核制度,优化教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进一步深化专业技术职务改革,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加强教师聘后管理和履职考核。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年度考核与聘任期满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完善教师培训政策和培训制度

加强培训,完善机制,增强教师责任感。大力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大力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政策和培训制度,强化培训环节,在岗前培训,访问学者,课程进修的培训体系中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引导广大教师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校兴我荣的意识。对高层次、高素质和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双师双能型教师在职务聘任、科研资助、评优评先、访学进修及参加学术活动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

(五)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教风与学风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组织保障体系,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导、统筹与协调。制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计划,修订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相关制度、考核与评价体系、做好相应的组织实施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与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聘后考核、科研管理及学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

 

 

 

 

 

 

 

 

 

 

 

 

 

 

附件5

绥化学院“十三五”校园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校园建设主要成就

(一)基本建设取得突破

“十二五”期间,学校基本建设总投入约1.4亿元,新征地26493平方米,校园面积达到39.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2.5万平方米,新建了体育馆、特教综合楼和学生公寓,改造了校园主体育场,铺设维修了校园道路。供热、供水加入市政管网,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二)绿化美化成效显著

学校把绿化和美化校园作为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种植花卉50余万株,植树400余棵,种植草坪9.4万多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到18.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4.8%。完成了教学主楼、三餐厅、图书馆等建筑亮化美化工程,建设了重阳山、感恩亭、忠孝廊等校园景观,进一步美化亮化了校园。

(三)信息化建设得到提升

学校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建成了万兆核心汇聚、千兆楼宇、百兆到桌面的网络拓扑结构,实现了校园网全覆盖;建设了地下通信管网,将楼宇间搭载了多年的通信缆线整体移入地下;建设了教务管理、教学平台、实验管理、科研管理、协同办公等网络应用系统;建设了绥化学院网站、院系网站、专题网站等近60个;保障了校园网安全稳定运行,信息化建设提升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水平。  

二、“十三五”校园建设主要任务

(一)基本建设

1.推动学校预留地征地工作,力争使学校占地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达到54平方米以上,进一步扩大办学空间。

2.坚持结构性调整与发展性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满足教室使用的前提下,将一部分不适合教学的教室调整改造为实验室;在南区空地建设1.5万平方米左右实验楼,进一步改善教学和实验实训条件。

3.积极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对一二三五学生公寓进行改扩建,增加宿舍面积1.5万平方米左右,达到6人间住宿标准。

4.建设连接南北校区跨街人行天桥,为师生在两个校区间通行提供安全通道。

5.推进墙体保温改造工程,争取绥化市政府支持,对第十学生公寓、艺术设计学院楼和音乐学院楼实施墙体节能保温改造;学校自筹资金对汇文楼、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楼、学生中心楼和机关办公楼实施墙体节能保温改造。

6.实施道路“黑化”工程,将校园内道路分批铺设沥青混凝土,确保道路平整,通畅整洁。

(二)绿化亮化建设

1.绿化工作。种植花卉50余万株,校园绿化面积达到1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5%。做好学校北区花木补植、景观设计及南区校园整体绿化工作。

2.亮化工作。完成好南校区特教楼楼宇亮化工程;对教学主楼、三餐厅、图书馆外墙轮廓灯进行大修;将校园内高压钠灯更换为LED节能型灯,提高光照度,节约用电。

(三)水电暖建设

加强校园节约用水宣传和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减少水资源浪费。进行配电室高压配电盘更换和校内路灯线路改造;将大学生活动中心、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楼、机关办公楼、校医院、双创基地铝芯电缆更换为铜芯电缆;进行发电系统联网改造,灯具插座分离(旧楼)改造。对学生中心、三餐厅、一二三四五公寓暖气进行改造。

(四)智慧校园建设

依托现有校园网,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设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智慧校园。重点完成以下工作:

1.建成技术先进、安全稳定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校园无线信号覆盖,满足师生日益普及的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无线设备的使用需求;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提高网络安全技术防范能力。

2.建设数据管理平台,统一数据标准,实现数据集控管理,开放数据交换与共享,实现业务数据有效联动;建设网上办事大厅一站式服务门户平台,实现各类应用管理系统开放接口,集中管理;建设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平台,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和集控管理;建设移动办公平台,拓展移动设备在校园网的应用。整合并完善各类业务系统,深化智慧校园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服务中的支撑与服务功能。

3.建设智能分析系统,为管理层提供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服务;建设智能服务系统,让师生享受到面向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五)安全设施建设

1.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对现有消防供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由专业机构按照消防规范进行设计,建设消防水池,铺设消防管道,使消防单独供水、流量、水压达到防火规范要求。

2.加强校园技防监控管理,将模拟监控系统逐年更换数字监控系统,提高监控清晰度。

3.完善校园交通设施,安装交通指示标志,画清交通标志线路。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强化校园建设的组织领导,充分开展校园建设工作专题调研,统一规划、科学决策、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校园建设工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细化任务分解,督促规划实施,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推进到点。

2.认真设计,精益求精。按照经济、适用、美观、大方的原则设计建设项目,坚持“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率”的要求,全面完成各项校园建设。

3.加强监控,确保质量。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强化责任,确保工程质量。

4.严格程序,按章办事。严格按程序办事,认证执行建设法律、法规、规范和各项标准,杜绝校园建设中的不正之风,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廉政项目。

5.开源节流,筹措资金。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强化预结算管理,力求节约,减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校园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

 

 

 

 

 

 

 

 

 

 

 

 

 

附件6

绥化学院“十三五”特殊教育发展规划

 

为实现学校特殊教育“特色提升”计划,办好学校特殊教育,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绥化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我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二五”期间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学校特殊教育事业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与习近平重要讲话为指导,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一、残疾人高等教育招生实现新突破

2013年,学校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和中残联列入特教学校建设二期规划,填补了黑龙江省残疾人高等教育空白。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获得了残疾人本科教育单考单招权。学院现有环境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听障本科专业,工艺美术、计算机应用两个听障中专专业,现有在校听障生104人。

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学校加大了教师培养力度,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学校先后选派周丹、梁实、陈秀敏、周姊毓等9位教师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日本横滨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外重点高校进修学习。多数教师已学成归来,成为专业发展的骨干力量。组织尚晓丽等24人次,到中州大学、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进修手语及听障高等教育课程。目前听障高等教育教师均具有国家手语四级或五级证书,具备双语教学能力。邀请谢敬仁、肖非、刘全礼、兰继军、雷江华、郭延庆等国内知名特教专家来校讲学、交流,开阔特殊教育教师的学术视野和水平。实施人才引进与学历提高相结合策略,引进徐景俊教授,充实特殊教育专业科研和教学力量,鼓励教师脱产攻读博士学位,2015年,1名教师已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博士。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加强了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引导和管理,提高了青年教师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了与实习基地的深度合作,提高了教师实践水平。

三、课程改革取得成效

整合专业课程内容,提高选修课程比例,融合学科优势,增设学前特殊教育模块。依据用人单位需求,在充分调研、研讨的基础上,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开设“专业伦理学”特色课程,提升学生专业伦理素养。

四、学科建设取得新成绩

特殊教育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十二五”期间,加强了学科队伍建设。先后聘任辽宁师范大学张宁生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张文京教授、中州大学孟繁玲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林宝贵教授等特教专家为学校客座教授。目前,基本建成了以校外、校内知名教授为引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年龄、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学科团队。完善了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机制,探索了学校与特殊教育机构联合培养师范生的应用型人才路径。“十二五”期间,学校特殊教育专业获批黑龙江省重点专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十二五”期间,学校获批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基地,成功举办了黑龙江省特殊教育论坛、全国聋人大学生汉语教学研讨会、全国聋人大学生教育教学研讨会、黑龙江省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研讨会、黑龙江省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暨应用行为分析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为黑龙江特殊教育学术交流研讨搭建了平台。学科建设得到加强。2012年,学校聘请辽宁师范大学张宁生教授作为学科建设指导专家,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十二五”期间,学校建成特殊儿童诊断与教育康复实训室,组建了“特殊儿童教育康复技术创新团队”。影响力提升,服务力凸显。“十二五”期间,学校成为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依托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组织开展了黑龙江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培训班。

五、实践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特殊教育专业进一步整合课程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实践形式,强化实践教学的考核管理。开设了特殊儿童实践技能等实践课程,新建北京馨馨雨露康复中心、七台河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十余个实习实训基地,开放校内实验室进行创新项目研究,聘请资深特殊儿童康复师来校担任实践课程主讲教师,完善了实践教学过程考核机制,建立了专业技能比赛等激励机制,学生实践技能和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六、学术成果提升显著

“十二五”期间,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厅局级及校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厅局级、校级科研成果奖5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7部,获批实用新型专利7项。

七、社会服务效益显著

“十二五”期间,特殊教育专业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依托特殊教育研究与服务基地,发挥高校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优势,组建学生志愿者服务团队,主动深入龙江特殊教育建设与发展现实中,为地方特殊教育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先后组织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为绥化市聋儿康复中心、新起点自闭症康复中心等省内基层特殊教育机构教师义务授课,积极开展“送教上门”“一对一”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活动,结合“全国助残日”“世界自闭症日”,组织开展校内外公益宣导活动。师生的服务精神、服务能力受到普遍认可,教育学院大学生关爱残障儿童服务队荣获2014—2015年度黑龙江省高校年度道德模范群体荣誉称号。

第二部分 “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巩固学科优势,凝练办学特色,开展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做好残疾人高等教育,促进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为我省特教事业发展服务。

二、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争取在“十三五”末期,将学校特殊教育建成黑龙江省领先,并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专业,争取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残疾人大学生招生规模扩大,残疾人大学生专业增加,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二)具体目标

1.培育专业特色

依照学校“一院一品、一专一特”的办学特色要求,在“十三五”末期,特殊教育专业要初步形成“以学科为支撑,学科与专业并重,强化学生,双技能培养,突出融合教育理念”的专业特色。

2.申报教育康复学专业

“十三五”期间,学校继续组织论证并申报教育康复学专业,购置必要的特殊儿童教育康复训练器材,引进有康复医疗学专业背景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

3.开展师资培训

“十三五”期间,学校积极争取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继续发挥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职能,围绕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特殊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新课程标准研讨和应用等主题,每年面向省内特殊教育学校开展1次师资培训。

4.稳定师资规模,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十三五”末期,在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的基础上,教授数量达到4人,副教授达到4人,副高级以上教师比例达到教师总数的50%以上。选派5名及以上教师进入相关机构,培养“双师型”教师。“十三五”末期,双师型教师数量达到教师总数的60%。拟培养博士2名,鼓励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考取研究生。“十三五”末期,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比例达90%以上。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参观考察、参加会议等方式,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应用型和研究型兼备的教师队伍。

5.积极开展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建设工作

以《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为参照,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为成功申报教育硕士授予权单位做好基础工作,争取在“十三五”末期,成为教育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6.加强科学研究,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

1)加强学术研究、提高科研层次

“十三五”期间,争取实现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5项,厅局级及校级项目20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70篇,出版专著、编著8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厅局级及校级科研成果奖6项,实用新型专利8件。以科研创新团队、各类科研立项和特殊教育研究基地等为平台,鼓励教师和相关人员积极从事特殊教育研究,使学校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水平居于全省领先地位。

2)开展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水平

加强学校与国内、国际间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十三五”期间,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2次,省级学术会议1—2次。派遣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人次以上,邀请10名以上国内外专家来校做学术讲座。广泛吸收国内和国际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发挥学校在黑龙江省特殊教育领域中的学术引领和指导作用。

7.开展社会服务,拓展学科影响

广泛开展与相关部门、特殊教育学校等单位的合作,解决基层学校在特殊儿童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托“特殊儿童诊断与教育康复实训室”,继续与绥化市初阳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展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活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由绥化市特殊儿童家长、特殊教育机构教师参加的交流培训活动。

8.加强学生伦理教育,提高职业素养

特殊教育专业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伦理教育,开设职业伦理课程,开展“关爱残障儿童”等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学生对特殊儿童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树立良好的职业伦理意识。

9.推进实习就业一体化建设

培育优质校企合作基地,提高实习基地就业比例,推进实习就业一体化建设。探讨建立自己的康复训练机构,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提供固定的实践基地。

10.开展融合教育研究

“十三五”期间,组建融合教育科研团队,依托附属幼儿园接纳特殊儿童,开展融合教育教学研究。论证开设融合教育课程模块,培养学生融合教育能力。

11.办好残疾人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根据学生特点和职业能力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差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组织专业教师积极进行校本教材建设;结合学生特点,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平台,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2)适当扩大招生规模,论证适合听障大学生新专业

为实现“十三五”期间在校听障大学生300人的目标,适当扩大现有专业招生规模,论证适合听障大学生的新专业。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残疾人教师队伍,每个专业力争形成稳定的4—5人专业课教学团队;进一步提高教师手语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鼓励和支持相关教师积极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引导教师加强残疾人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

加大省内外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力度,培育优质实习就业基地,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提高就业质量。

5)搭建听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

以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由教师带领学生创办工作室,对听障大学生进行企业岗位能力培养;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提升学生竞赛能力,以赛带学,以赛促学。

第三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规范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由主管校长、教务处长、科研处长、教育学院院长、副院长、专业负责人等组成的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校长任组长,教务处长、教育学院院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特殊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工作。

二、加大支持力度

继续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十三五”期间,举全校之力,支持特殊教育专业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等,使之成为学校乃至全省的优势专业与特色学科。

三、寻求支持

“十三五”期间,学校密切与各级政府、中残联和省市残联、慈善基金、爱心企业的联系,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保障特殊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版权所有 : 绥化学院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中心